原标题:资本市场改革提效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自源证券时报,责任编辑:邵婉云的报道: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蹄疾步稳,实体经济晴雨表作用愈发明确,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持续推进。资本市场通过发挥枢纽作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资本市场在继续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同时,也将助力拓展居民投资渠道和提高财产性收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改革没有休止符。2023年,资本市场的改革还将持续,将继续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全面实行注册制
有望成形
A股注册制改革不断推进,实行全面注册制条件已逐步具备。近年来,资本市场改革一直是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而在随后的多项改革举措中,注册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
2019年以来,A股的注册制改革不断推进: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公司上市交易;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宣布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2020年8月24日正式落地;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并实行注册制。经过3年的试点探索,注册制改革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不断深入。2022年8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求是》杂志上表示,“目前来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架构初步经受住了市场考验,配套制度和法治供给不断完善,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推行全面注册制是发展直接融资、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举措。过去十年,我国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股票市场规模增长近240%,债券市场规模增长近450%,两个市场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二。尤其是近3年,注册制试点以来,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迅速,融资规模也不断扩大。
为了营造与全面注册制相适配的市场环境,相关制度建设也在同步跟进。一方面,注册制将推动A股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优化A股市场资源配置,“宽进”同时进一步加强了退市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也在积极引入长线资金、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维护资本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Wind数据显示,2022年A股已经强制退市42家公司,较2021年退市数翻倍。不过,对比退市机制已经较为成熟的市场,A股的退出机制仍有进一步拓宽的空间,如补充更加灵活的定性退市指标、对不同板块实行差异化退市标准,将驱使A股的退市制度进一步向成熟市场靠拢等。可以预期,随着A股全面注册制落地、常态化退市机制加速形成,优胜劣汰下A股上市公司分化将愈发明显,逐渐被边缘化的小市值公司有望及时有效出清,制度的改革将促进A股“新陈代谢”,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除优化退市制度外,引导长线资金入市同样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发展环境。展望2023年,多家机构预测,公募基金、海外资金等长期资金将继续加码布局A股市场。
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师、董事总经理李求索预计,2023年养老金产品募集规模将达2000亿元至3000亿元,可给股市带来400亿元至600亿元增量资金,加上全国社保基金新增投资,估计社保及养老体系贡献的资金增量在500亿元至1000亿元之间。此外,私募基金、银行理财资金等入市规模也有望保持稳健增长;A股2023年全年回购、产业资本增持金额有望达2000亿元至3000亿元。
对外开放步伐不停
近些年,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举措渐次落地,有力地促进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行业开放度持续提升。目前,摩根大通、高盛、野村、UBS等12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渣打银行等3家外资银行在华子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桥水、贝莱德等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相继设立38家全资子公司。外资基金管理机构将全球资产管理模式、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和风控经验带入中国,对丰富我国基金业格局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多措并举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市场开放持续深化。沪深港通机制持续完善,交易日历安排不断优化,将不可交易天数减少一半;扩大交易标的范围,先后将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科创板股票和ETF纳入标的范围。截至今年9月底,沪深股通资金合计净流入1.68万亿元。
此外,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拓展到瑞士、德国等欧洲市场,已有5家A股公司在英国、7家A股公司在瑞士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累计融资超过85亿美元。
在“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的明确方向之下,资本市场下一步国际化改革举措也有清晰预期。易会满近日在金融街论坛上表示,我国经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真诚欢迎境外机构和资金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制度型开放意味着对外开放的重点向制度层面延伸,这也对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标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要求,必须持续推进金融业改革开放。贝莱德基金总经理张弛认为,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落地,将有利于为国内的资本市场引入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外资机构在产品创新、客户服务与资产配置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有助于与国内的优秀机构形成互补。另外,资本市场加快制度型开放,有助于国内的资本市场尽快与境外进行规则对接,进一步融入全球。
“相信监管机构还会配合市场发展推出更多扩大开放的务实举措。”张弛指出,例如优化拓展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推动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制度落地,稳步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国际化品种等。
本文介绍到这就结束了,感谢证券时报责任编辑:邵婉云辛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