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月11日),在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城市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8%,数据要素全域赋能、生产生活全面转型初步实现,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7月发布的《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增加值力争达到3万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大于60%。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左右。”
上海打造国际数字之都
根据报告,2023年上海要着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快数字技术应用步伐,持续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围绕深化经济数字化转型,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工业软件攻关突破,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行动,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推进数字商圈、数字商店建设,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效能,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系统化构建城市数字底座,推动空间信息数据应用,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加快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国际数据港(603881)和一批数据中心、算力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
在深化生活数字化转型方面,推动构建精准、普惠的数字生活服务体系,新增生活类重点场景10个,提升社区便民服务数字化水平。建设一批数字化赋能示范校,优化升级“便捷就医服务”应用场景,推广“养老院+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打造博物馆、美术馆数字文化体验空间,完善出行即服务体系。着力消除“数字鸿沟”,推进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
在深化治理数字化转型方面,推进“一网通办”,推动“随申办”为民为企服务迭代升级,深化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行免申即享、“好差评”和帮办制度,打造线上线下“泛在可及”全方位服务体系。推进“一网统管”,强化数据动态更新和相互赋能,推出一批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的应用场景。
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智库专家张烽向元宇宙NEWS记者表示,这是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发展阶段,上海不断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体现。
“上海制订了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制订了上海市数据条例,并出台了一大批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促进形成适合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上海数字化转型的良好环境。”张烽向记者说道,上海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正在不断进行数实融合,正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发展引领地区,目前的上海数字经济发展可以说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在张烽看来,上海数据交易所刚刚正式运行,数据交易促进数据要素价值发挥的探索可以说刚刚开始;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刚刚通过,人工智能穿戴产业进一步发展蓄势待发;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刚刚发布,各行各业进一步落实必将引发上海数字经济观念大解放,行业大发展,环境大变革。
发展数字经济已成各地共识
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向元宇宙NEWS记者表示,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了数字经济七大产业范围及产业生态建设目标,强调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到2025年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这为今后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政策保障,也是夯实国家政策具体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来,各地数字经济相关政策颁布数量逐年上升。天眼查发布的《2022中国数字经济主题报告》显示,2012-2021年十年间,数字经济相关政策数量从19项增长到335项。北京、上海、广东,三地2021年数字经济政策颁布位居前三。
据统计,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6%提升至39.8%,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
张烽向记者表示,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国家战略不断深入人心。
“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不断健全,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数据要素潜能不断释放,数字经济正在不断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强大动力。”张烽说道。
在陈晓华看来,随着多地围绕新基建与信创产业共同发力,我国数据要素大市场有望进一步释放潜力。我国广阔的市场规模,将产生海量数据(603138)并形成强网络外部性,这将帮助数字经济产业进一步降本增效。
不过,陈晓华同时指出,目前还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各项制度措施,积极制定国家级产业中长期规划和相关产业支持政策,结合地方自身人力,物力,财力及产业实际情况夯实数字经济生态,不断发掘内需潜力,完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引导企业健康有序安全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