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废料变肥料 环保又高效;本文自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陈文韬的报道:
核心阅读
废弃菜叶如何催生一个“新产业”?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如何带来额外收益?农业生产如何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近年来,云南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推进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开展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等综合利用,探索农业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废弃菜叶怎么处理?经由固液高效分离生产线,制作成肥料;
畜禽粪便怎么利用?统一收集处理,田里多了有机肥;
梯田生态系统怎么维护?“稻、鱼、鸭”综合种养,增收又增绿;
…………
云南各地探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废弃物融入产业链、有了新用途。
实 践
农业废弃物,催生新产业
沿着乡道一路前行,此行目的地是昆明市嵩明县。这里是云南省绿叶蔬菜主产区之一,更是昆明的“菜篮子”,每天都有大量的蔬菜源源不断从这里出发,发往全国各地。
每吨蔬菜在入库时产生废弃菜叶的比例为20%至35%,蔬菜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整个嵩明年产废弃果蔬垃圾达30万吨以上,仅有小部分作为牲畜养殖饲料得到利用。“烂菜叶”的处理曾经让人头疼,如今却催生了“新产业”。
废弃菜叶去了哪里?记者跟着一辆装满了废弃菜叶的运输车一探究竟。
来到产业园区,一辆辆满载废弃菜叶的卡车正在穿梭,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收集到的“烂菜叶”正被投入生产线。在这里,废弃果蔬经过破碎、发酵、提纯、脱水等一系列工艺处理,成为绿色生态肥料。
取之于田,用之于田。这些绿色生态肥料被投放到田地里,效益不错。
昆明马场玫瑰园,数十亩玫瑰争奇斗艳。盛花期时,这里的玫瑰在斗南花卉市场销售得很好。
马场玫瑰园是新苏润土公司实地考察后建设的沼液肥花卉种植园。“沼液肥的生产原材料就是农业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新苏润土公司负责人李敬说。
“使用沼液肥后,病虫害少了,种植成本也下降不少。”马场玫瑰园的种植户尹国宏说,经过大半年的试验,效果不错,“我们玫瑰花的成色好了不少。”
李敬介绍,通过全资源化利用废弃果蔬,形成“种植业—沼气—有机肥料—生物有机种植”的农业循环经济基本模式,“让农业废弃物中的营养元素回归农业生产系统,补充生产过程中田地损失的养分,从而提高田地生产能力和持续耕作能力,真正做到‘变废为宝’。”
近年来,嵩明不断探索农业加工和环境治理配套发展,推进废弃果蔬的资源化综合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现在,嵩明每天有数百吨的废弃菜叶得到资源化利用处理,高峰时每天可以处理1000多吨。
突 破
资源化利用,重构新模式
作为传统的畜禽养殖区,畜禽粪便曾是洱海流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洱海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工程项目”以及“洱海流域特大型生物天然气工程试点项目”应运而生。
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田间地头,收运车往来其间,将洱海流域周边的畜禽粪便集中统一清收。“过去,我们拿这些垃圾没有一点办法,村里到处都是堆放着的牛粪,环境卫生可差了。”李玉武是大理市上关镇东沙坪村的一名养殖户,家里养着20多头牛。同村里其他的养殖户一样,这些牛当天产生的牛粪都会统一运送到收集站,仅是对牛粪资源化利用,一年就能为他带来两万多元的收益。“环境变好了,收入还变多了。”李玉武高兴地说。
为了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承担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公司还在原有畜禽粪便收集系统的基础上成立了废弃农作物秸秆收集站。如今,沿湖打捞的水葫芦、蓝藻藻泥等废弃物也被纳入处理范围,实现有机废弃物收集处理全覆盖。通过对洱海流域各类废弃物收集处理,年产有机肥规模达80多万吨,可以为100多万亩绿色生态农业种植提供肥料。
“有机肥代替化肥,一方面可以解决农产品品质提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土壤的板结、酸化的治理等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云南顺丰洱海环保公司董事长钟顺和说。
云南农业大学也在大理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构建水稻种植与牧草轮作—奶牛养殖—沟塘净化体系,牛粪入稻田作肥料,稻草牧草与沟塘植物作牛的饲料,实现水及养分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水稻品质的同时实现水体保护。
“养殖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及利用,实现了资源收集处理与合理利用关键技术的突破;种—养循环控制净水,实现了农业循环经济在当地的创新发展。这些突破性进展对当地农业环境保护和水体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李元说。
前 景
延伸产业链,拓展新空间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梯田,“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让千年梯田焕发出新的活力。
综合种养模式既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又保护了梯田的生态系统,让农耕文化得以弘扬和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的产业振兴路。
“元阳梯田生态系统促进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念活了‘山水林田经’。”李元以元阳梯田为例解释道,“好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有完整的共生系统,梯田的杂草、虫子为鱼鸭提供了食物,鱼鸭的粪便、水稻秆发酵又形成肥料,通过食物链的不断延伸,尽可能地将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循环利用。”
现在,云南各地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探索不同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在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围绕一根甘蔗,可以形成蔗、畜、沼、地的种养循环,实现产业上下游配套,提高农业综合产出,增加蔗农收入。在曲靖市麒麟区,“树下养鸡、鸡粪肥地、地肥育树”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提高鸡肉品质,还能改善生态环境。
“农业循环经济必须结合区域、流域特点,因地制宜,努力探索新技术与新方法。”李元说。“循环链条中的环节越多,排放的污染物就越少,变成的产品就越多,实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越大。”
“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既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护了水体环境和土壤环境,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良好示范。”李元说,“农业循环经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转变,赋能绿色发展,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报记者 李茂颖
本文介绍到这就结束了,感谢人民日报责任编辑:陈文韬辛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