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仅1/5失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长护险能否打破照护支付瓶颈;本文自源第一财经,责任编辑:彭婧如的报道:
长寿时代老年人口的长期带病生存催生了海量的专业照护需求,但由于我国目前近4万家养老机构实际功能与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错位,仅有1/5的失能老人入住了养老机构接受专业护理。
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长寿时代中国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过去十年,我国养老机构建设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结构性缺陷,机构作为集中解决失能失智老年人专业照护服务需求的场所,照护功能不足,我国3.8万余家养老机构仅解决了全国0.84%的老年人养老需求。
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华俊对第一财经表示,专业服务能力不足与缺乏支付保障是目前养老机构照护功能不足的两大原因,下一步可探索从最紧迫的近250万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入手,投入250亿元全面普及养老护理保险或护理补贴制度。
养老机构仅解决1/5失能老人照护需求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有38158个,养老机构床位达488.2万张,年末在院人数达222.4万。按照当年全国老年人口2.64亿计算,意味着我国3.8万余家养老机构仅解决了全国0.84%的老年人养老需求。
报告称,养老机构床位50%的空缺率意味着有一半的床位处于空置状态,也意味着机构无法获得更多的营业收入,更意味着养老机构与“五级养老院”绝缘,形成低入住率-低服务水平-低入住率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着养老机构的发展。
过去十年,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照护和医养结合能力明显提升,从收住结构来看,收住失能老人数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年末收住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年人从51.8万人增长到109.8万人,收住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比例从21.35%增长到49.38%。
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是养老服务的刚需,虽然过去十年养老机构在失能老人的照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国家和地方的社会发展规划中都将“护理型床位”纳入规划主要指标,但这仍然是我国养老服务的短板。
养老机构作为集中解决失能失智老年人专业照护服务需求的场所,照护功能明显不足。报告称,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总数据集》推算,最需要照护的失能老年人约为243.3万人,而养老机构年末在院的失能老年人有49.1万人,可见,养老机构目前只解决了约1/5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
报告称,“十四五”时期,养老机构的护理功能提升已经成为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已经发布老龄事业发展或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地方来看,“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成为各个规划中必然出现的指标,江苏省的指标定得最高,达到70%,多数省份与国家定的平均指标55%持平,或略高于平均水平,定在60%上。
高华俊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养老机构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功能不足的首要原因是专业服务能力不足,照护失能人员需要很高的照护比,有些甚至需要一对一的服务,这决定了这类养老机构一定不能大,床位数不能过多,但这些机构若是缺乏资本支持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输入就很难运营下去,因此要提升养老机构照护能力,连锁化是这类机构发展的方向。
长护险打破养老照护支付瓶颈
长寿时代,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和照料需求在增加,这为养老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潜在的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其中最大的瓶颈是缺乏支付保障。
报告称,我国养老机构发展普遍缺少支付机制保障。当前,除了既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社会救助之外,长期护理保险和护理服务补贴是对老年人影响最大的制度。在子女尽赡养义务和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的基础上,能否建立以长期护理保险为支撑,以护理补贴和重点人群兜底保障制度为补充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直接关系着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报告建议,解决筹资和支付问题,从最紧迫的近250万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入手,投入250亿元全面普及养老护理保险或护理补贴制度;增加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提高养老机构持续运营能力。
从我国最早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青岛以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上海来看,长期护理保险已经成为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根据国内外经验,保障方式一般是根据老年人失能等级,测算需要的照护服务时数,按市场服务成本价格确定补贴标准。如果按照严重失能的老年人约为243.3万人,每个老年人每年平均补贴一万元,全国即是约250亿元。
报告称,以上海为例,其长期照护保险针对重度失能人员的补贴是7小时/周,每月在30小时左右,全国按每小时30元计(上海为40元标准稍高),每年需要10800元。据此测算,250亿元应该能够使重度失能老年人得到基本护理保障。
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11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各地要在摸清失能等老年人底数的基础上,结合入住需求和意愿,采取差异化补助等多种措施,推动养老机构改造增加护理型床位和设施,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机构,主要接收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老年人。同时加大保险支持,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适应失能老年人基本护理保障需求。
本文介绍到这就结束了,感谢第一财经责任编辑:彭婧如辛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