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地为何重提“制造强市”;本文自源经济日报,责任编辑:房家梁的报道:
前不久,深圳市明确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口号。广州市也首次提及“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此外,天津、武汉、长沙、合肥、常州、汕头、江门、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和制造业。
数据显示,我国“万亿俱乐部”城市中第二产业占比从2020年的35.05%提高到2021年的36.25%。制造业重回城市,正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制造业为何重回城市?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推动城市经济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对我国各城市统计数据分析,从整体看,我国城市已全部进入工业化阶段,部分已经步入后工业化阶段。
以2021年统计数据计算,位于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占比达到51.2%,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工业化中期城市占比达到45.1%,且大部分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化初期的城市占比仅为3.7%,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十四五”期间,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都市圈正成为承载产业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新时代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尊重客观规律,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产业资源向大城市尤其是城市群核心大城市集中,中心城市以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及产业链高端环节为核心,形成带动区域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当前,制造业再次成为多个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发力点,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结果。
一方面,新阶段城市更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要求制造业回流与集聚发展。当前,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城市发展模式正在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转变。作为研发投入最多、技术创新最活跃、辐射带动力最强的产业部门,制造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和效率经济特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城市更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抢抓潜在产业机会,以制造业的发展夯实未来城市竞争力的基石。
另一方面,制造业的数字智能化与绿色低碳化发展为制造业重回城市提供了支撑。随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技术进一步普及,城市产业载体紧缺、环境负荷有限等瓶颈对制造业发展的限制程度有所缓解。近年来,杭州、武汉、成都等城市通过规划指引等方式鼓励制造业向城市中心区域回流,引导制造业“进园上楼”,发展绿色、集约、高端、高效的都市工业,推动产业升级迭代,有效实现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制造业重回城市的过程中,城市应如何做?
率先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旗帜型产业集群。在发展制造业过程中,城市应以旗帜型产业集群为核心打造一批“定得准、叫得响”的城市名片。具体来说,城市应充分依托自身产业优势领域,加快提升产业创新驱动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积聚力量建设一批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扎实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城市特别是传统老工业基地城市产业基础好,但也面临结构单一、短板突出、基础能力薄弱等问题。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可有效推动城市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提升单位土地产出效率。城市具有科创资源充裕优势,在推动制造业发展中更应聚焦区域重点产业链中的薄弱领域与产业链缺失环节,集中力量补短板、夯基础,降低“卡脖子”风险,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稳定性。
发挥优势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城市的发展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了场景承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又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不断迈进的标志。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城市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场景优势,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以“两业”深度融合为主线,鼓励企业开展融合创新,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全面搭建示范引领性强的制造业发展生态环境。城市布局制造业的高附加值环节,更应瞄准企业需求与产业需要,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联动、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联动,着力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成长环境,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产业生态体系。同时,要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对标国际规则和国内最佳实践,加快营商环境优化,围绕政务环境、服务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加强城市服务能力、治理能力与管控能力建设,提升产业创新生态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
(作者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王高翔 秦海林
本文介绍到这就结束了,感谢经济日报责任编辑:房家梁辛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