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和电力生产同比保持增长。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国内外形势,各地各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助力能源行业多措并举保供稳价,能源供需保持总体平稳,为经济恢复向好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加速,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动能。
能源供需总体平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10月,我国生产原煤36.9亿吨,同比增长10%;原油17098万吨,同比增长3%;天然气17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介绍,前三季度我国能源供需保持总体平稳。
今年以来,乌克兰危机加速全球能源格局调整,叠加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冲击,能源价格持续高位震荡。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研判、超前谋划部署一揽子能源保供稳价政策措施,有效应对能源市场波动。
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实行全国煤炭产量日调度的机制和价格、库存的监测机制,有效发挥煤电基础性调节性作用;扎实提升电力安全保供能力,提前研判电力供需形势,做细做实保供方案;持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完善产供储销体系……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推动我国能源市场平稳运行。
“目前主要供气企业管道气平均供气价格多在每立方米2元至3元,部分尖峰增量气源价格也控制在每立方米4元至5元,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董万成说,国家同时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从而保障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以来,多项重大能源工程喜报频传,不断夯实我国能源安全保障基础。
7月1日,白鹤滩至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这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战略大动脉,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超300亿千瓦时。
12月7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泰安—泰兴段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东部能源通道全面贯通。管道全长5111公里,来自西伯利亚的清洁能源,从小兴安岭入境,南下抵达上海,为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保障增强“底气”。能源结构转型加速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装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绿色的动力。
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亿千瓦,同比增长8.3%。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分别约3.5亿千瓦和3.6亿千瓦,同比增长16.6%和29.2%,保持快速增长。
1至10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4607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太阳能发电1574亿元,同比增长326.7%。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杜忠明认为,目前我国已具备较完备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新能源开发建设成本不断下降,风电、光伏发电已全面进入平价无补贴、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和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提速,新能源投资明显加快。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说,“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球能源将加速向低碳、零碳方向演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一致行动。
他表示,在生产方面,我国也将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在“三北”地区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在中东南部地区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
在消费方面,我国将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储调节能力,强化电网基础设施支撑,加强可再生能源终端直接利用,扩大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规模,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今冬保供煤、气充足
入冬以后,气温骤降。
为做好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所属的13座矿井、11座选煤厂都开足马力生产,并严格执行防冻措施,加大21个装车站点监管力度。
目前电厂存煤大幅提升,9月以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1.7亿吨以上,电煤供应形势持续向好,有效保障发电供热用煤需求。
“今年前三季度累计核准煤矿项目14处、新增产能6200万吨/年以上,推动进入联合试运转试生产煤矿产能约9000万吨/年,进一步夯实了煤炭增产保供的产能基础。”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刘涛说,煤炭价格总体保持平稳。
10月底,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文23储气库完成年度注气任务。
从11月15日开始,国家管网集团以超过6亿立方米的日输气量,开启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模式”。截至11月底,日供气量已突破7.5亿立方米,较上个供暖季提前18天进入高峰供气时段。
着眼大局,综合施策,强化自主可控的能源保障供给能力建设;聚焦关键,月月抓紧,立足基本国情稳步推进能源转型变革。扎实做好初级产品供给保障,才能增添高质量发展的底气,牢牢稳住国计民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