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看点!浙江共富观察(平凡乡村如何逆袭成为全国闻名村?)

2022-12-02 18: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小林

  原标题:浙江共富观察(平凡乡村如何逆袭成为全国闻名村?);本文自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田博群的报道:

  中新网宁波12月2日电(记者 林波)租一处闲置农房,闲暇时在院子里种花赏花,闷了就去村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饿了就去村里的老年食堂“孝膳堂”吃饭……这是浙江81岁老人朱新民的“老年生活”日常。

  从浙江湖州到宁波,自2020年11月在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居住以来,朱新民和妻子便将“家”搬到了这块乡村养老乐园。

“孝膳堂”午餐。 林波 摄 “孝膳堂”午餐。 林波 摄

  一个小村缘何吸引老年人跨市定居养老?其背后的秘籍在于该村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多重服务,让老年人在养老路上幸福感满满的同时,打造多元化乡村业态,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蒋家池头村的蝶变,离不开乡村“领头雁”——蒋家池头村党支部书记陈伦。

“孝膳堂”志愿者打包午餐。 林波 摄 “孝膳堂”志愿者打包午餐。 林波 摄

  修建文化礼堂、修缮环村沥青道路、打造老年食堂、打通村内断头河……2005年以来,在陈伦的带领下,曾经落后的蒋家池头村“改头换面”,化绿水青山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陈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蒋家池头村是一座老龄化程度较高的村子,800多人中老人占了近三分之一,面对乡村振兴中的老龄化“通病”,他希望通过“孝膳堂”的打造,让老年人过上“老有所养”的幸福生活。

  小黄鱼、丝瓜、番茄蛋花汤……临近中午,在蒋家池头村“孝膳堂”里,坐满了等待用餐的老年人,他们一边交流着近期的生活,一边等待着志愿者将菜装盘后端上桌。

  82岁的蒋家池头村村民胡崇南告诉记者,在这里用餐,75岁以上每人每餐4元,90岁以上每人每餐3元,95岁以上免费,行动不便老人由志愿者送餐,“年纪大了不方便做饭,村里为我们解决了‘老大难’的问题。”

陈伦行走在稻田间。 臧辰庚 摄 陈伦行走在稻田间。 臧辰庚 摄

  该食堂志愿者杨亚凤告诉记者,食堂的荤菜是村里购买的,蔬菜大多是志愿者自己种的,“当季的有青菜、萝卜、土豆、菠菜等十余个品种,每天一早我们就采摘好送到食堂,让老人们吃上最新鲜的菜。”

  也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点滴细节构成了蒋家池头村共富路上的发展秘籍,吸引了外来老人在此定居。

  朱新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于2017年跟随孩子来到宁波定居,一次偶然的机会走进并了解这个小村,随后萌生了在此定居的想法,“村口公交车直通市区,生活便利,乡风文明,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不仅如此,在共富赶考路上,该村不断丰富乡村业态,让乡贤回归,让乡村充满活力。

  陈梦琴就是该村回归的其中一名乡贤。

  “回来开了一家乡村咖啡馆,得益于乡村旅游的发展,生意还不错。”2022年7月,在外做服装生意的陈梦琴在陈伦的招引下,决定回村创业,在村口开了一家乡村咖啡馆,除了咖啡外,她还提供蛋糕等甜品,“村子里生活节奏舒适,关键是客流量并不小,村子里的‘60后’‘70后’空了也会来喝一杯咖啡,吃一块蛋糕,再晒晒太阳打打毛衣。”

  随着乡村基础设施和颜值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乡贤看到了蒋家池头村的发展潜力。

  作为家宴厨师的蒋家池头村乡贤王碧云就回村抢抓农家乐市场机遇,开了一家餐厅,“现在包括我在内有2名厨师,5个服务员,忙的时候会请村里人帮工,一天工资200元。”

陈梦琴打造的咖啡馆。 林波 摄 陈梦琴打造的咖啡馆。 林波 摄

  看似平凡的餐厅,却因地道的口味吸引了周边人前来用餐,慢慢也打出了自己的名气,成为该村业态发展的其中一张名片。

  如今,该村先后获得了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示范友好型老年社区等荣誉称号。陈伦也获得了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全国五四青年奖章提名、浙江省十佳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成为当地村民最信赖的当家人,更是将其振兴乡村的经验带到了孔峙村、康亭村,因地制宜带动村庄发展。

  诚然,在共同富裕赶考路上,如蒋家池头村这般的乡村还有许许多多,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极致,或许是每个乡村在发展路上会遇到的“成长烦恼”。而今,透过蒋家池头村可以看到一些共富经验,其发展的秘籍不仅在于点滴小事,更在于小事背后的大民生,以小见大,是其乡村共富路上的践行路径。(完)

  本文介绍到这就结束了,感谢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田博群辛苦分享。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