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工业利润降幅扩大结构改善,汽车行业今年累计利润转增;本文自源第一财经,责任编辑:刘阳禾的报道:
作者:祝嫣然
受国内疫情散发多发、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由涨转降、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今年1~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扩大,但利润结构持续改善。
国家统计局11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下降3.0%,降幅较1~9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为2020年9月以来最低。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总体看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结构继续改善,部分中下游行业利润回升明显。但也要看到,近期国内疫情散发多发,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工业企业效益恢复面临较大压力。
四季度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加速落地见效。11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随后央行25日公告称,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多位专家分析,从结构上看,我国上中下游行业间利润格局正在积极改善,未来的工业增长将更具韧性。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继续落地显效,对工业企业盈利恢复形成一定支撑。下阶段应继续重视改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处理好需求端边际改善幅度弱于生产端问题,落实好减税降费、保供稳价等政策,大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利润结构优化
受疫情新发多发、有效需求不足和基数抬升等因素的影响,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至5.0%,对工业利润形成一定拖累。基数抬升也是利润降幅扩大的重要原因,2021年10月规上工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速为26.4%,较上月大幅提高13个百分点以上。
分行业来看,利润结构明显改善。从三大门类看,电力热力等供应业利润改善明显,采矿业利润高位回落,制造业利润降幅扩大。
装备制造业利润明显回升,1~10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2%,增速较1~9月份加快2.6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回升;10月份当月利润增长25.9%,实现快速增长。
其中,电气机械行业受新能源产业带动,利润大幅增长29.0%,增速加快3.7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行业利润增长13.7%,增速加快4.2个百分点;随着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汽车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带动行业利润增长0.8%,今年以来累计利润首次由降转增。
随着供暖季来临,电力、热力等行业再度迎来需求旺季,利润也持续转好。1~10月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15.5%,增速在1~9月份由负转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10.6个百分点。
朱虹表示,随着煤炭保供稳价工作持续推进,电力行业成本压力趋缓,利润同比增长28.1%,增速较1~9月份加快16.7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1.0个百分点,较1~9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是拉动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升最多的行业。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第一财经分析,上中下游利润结构继续改善:一方面主要与上中下游价格分化缓解密切相关,如10月份上游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PPI增速分别较上月大幅回落10.2和4.6个百分点,前者与全部PPI的增速差由大的正缺口转为负缺口;同期加工工业、生活资料PPI增速分别仅回落1.6和提高0.4个百分点,前者回落幅度慢于整体,后者则已高于全部PPI增速约3.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发力显效,特别是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企业设备更新改造的资金支持,对推动中游装备制造业生产回升、利润恢复也产生了重要作用。”伍超明说。
分企业类型看,外资和中小企业利润有所改善。1~10月份,随着稳外资政策持续发力,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较1~9月份收窄1.7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改善。从当月看,10月份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同比增长9.4%。今年以来,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有关政策落地见效,1~10月份中小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4%,持续保持增长。
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10月末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8%,环比连续四个月持平,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从资产和负债增速看,两者均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分别降至9.0%和9.4%,但资产增速低于负债较多,导致资产负债率同比提高。
“这反映出面对当前的经营困难和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企业不愿投资、不敢投资,主动加杠杆意愿仍不强,进而出现资产增速低于负债增速,被动式推高资产负债率的现象。”伍超明说。
成本方面,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84元,较1~9月份小幅降低0.01元,但同比增加1.07元。虽然助企纾困等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但原材料价格仍在相对高位,加之需求恢复偏弱、疫情散发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局部受阻,企业单位成本仍在不断上升,继续对利润形成压制。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当前工业企业成本压力居高的核心原因在于工业产能利用率偏弱导致工业企业规模效应弱化,上游原材料价格增速回落与减税降费对企业成本的边际改善空间已较有限,难以对冲内生性成本上涨。若四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能够平稳回升,则工业企业盈利有望企稳。
为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央行决定在今年12月5日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认为,当前银行体系净息差压力仍然较大,需要着力降低资金成本,支持商业银行下调贷款市场利率,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目前主要发达国家仍处加息周期,且会持续一段时间,我国通过下调政策利率推动市场利率下行的空间较小且有风险,降准是一项较为合适的政策工具选择,负面效应很小,可以实现较为显著的政策效果。
关于接下来工业利润走势,伍超明表示,预计工业利润持续恢复面临挑战,下行压力犹存。一是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继续落地显效,对工业企业盈利恢复形成一定支撑。二是国内消费、房地产投资恢复偏弱,加上四季度出口放缓压力增加,对工业利润持续恢复形成冲击。三是随着海外需求持续放缓和基数抬升,预计国内PPI增速将继续回落,价格因素对工业利润的拖累将加大。四是工业企业已启动新一轮去库存周期,未来企业加速去库存,也会加大利润放缓压力。
朱虹表示,下一步,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加快释放消费需求,落实落细惠企纾困政策,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引擎,振作工业经济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坚实支撑。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21日在全国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要把稳住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扩需求、促循环、助企业、强动能、稳预期,确保今年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23年实现“开门稳”,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日前工信部、发改委和国资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提出了17条政策举措,更加注重挖掘增量政策空间,更加聚焦薄弱环节精准加力,更加注重动员地方、行业、企业等各方面力量,为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添薪蓄力”、增强动能。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告诉第一财经,下阶段应继续重视改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处理好需求端边际改善幅度弱于生产端问题,落实好减税降费、保供稳价等政策,大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继续提质增效。稳经济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应切实落地、重在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有效对冲非周期性因素对经济运行的扰动。
本文介绍到这就结束了,感谢第一财经责任编辑:刘阳禾辛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