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科创基金总裁杨斌(中国需要更多的市场化母基金以支持“未来产业”大发展);本文自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邵婉云的报道:
中新财经9月26日电 题:上海科创基金总裁杨斌:中国需要更多的市场化母基金以支持“未来产业”大发展
作者 樊中华 高志苗
2014年,上海被赋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大战略任务;2017年,在上海市政府的“顶层设计”下,全国首个以服务“科创”为要义的市场化母基金在沪应运而生,开启了以聚合资本力量,放大和引领前沿科创企业从“种子”到“苗圃”的探索之路。
“科创是我们的第一属性,”上海科创基金总裁杨斌在接受中新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一个面向全国的市场化科创母基金,该基金成立的初衷即是要成为科创领域的“超视距雷达”和“高灵敏探针”,引导中国的前沿科技从实验室蓝图成长为可应用产品,这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深度联动的创新之举。
杨斌解释,所谓“超视距雷达”,即对于那些仍不为产业端所知的最前沿技术,上海科创基金通过投资规划,可提前感知发现,并向政府和产业端进行信息传导,助益提前布局;而作为“高灵敏探针”,则要求上海科创基金密切关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其提供产业协同合作、进一步投资、场景应用等机会,“在科创生态中扮演非常重要的枢纽角色。”
“母基金具有‘连接器、加速器、放大器’的功能,”杨斌介绍,上海科创基金主要聚焦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环保新能源四大领域,重点关注其中的“杀手锏”和“卡脖子”技术,针对早中期VC类子基金投资。五年来,两期基金已投资子基金逾60支,子基金签约总规模超过1800亿元,穿透已投项目超过1800个,其中约四分之一的项目在上海。
在杨斌看来,上海科创基金之所以面向全国投资,恰是因为上海要将其科创中心的“影响力”进行最大化辐射。“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必然要立足上海、放眼全国、辐射全球。一方面,一些科创项目从起步之初到发展壮大,可能需要不断向创新浓度更高的地区聚集,另一方面,科创产业链也需要各地凭借不同的资源禀赋密切合作。因此以资本为纽带,上海科创基金可以更广泛地赋能,捕捉前沿科技项目,聚合科创产业链资源,”杨斌说,这也是市场化母基金的独到之处。
杨斌指出,中国市场化母基金目前仍显匮乏,“‘市场化’即意味着要以前沿科技为导向,面向未来、面向全国布局新兴产业,通过市场化引领、专业化培育、生态化赋能,实现更强更优的创新资源配置,更好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秀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上海科创基金投资组合中的1800多个项目中,目前已有80家上市公司,其中47家为科创板企业,占科创板上市企业市值的16%。市场化科创母基金的效用正日益显现。
杨斌认为,对于科创性质的私募股权基金而言,一个健全的、符合市场预期的退出机制仍亟待完善。“一个健全的S基金(二手份额转让基金)交易体系建设对于增强市场流动性至关重要。科创企业成长通常需较长时间,VC投资也会面临很多不可控因素,如企业突遇技术瓶颈延迟了回报期,如参与投资的政府方因产业政策调整急需资金以带动下一轮发展,如企业投资方因种种原因资金链紧张等,都需要通过二手基金份额转让方式以引进新的投资力量,持续助力科创企业发展,”杨斌说,这也有助于更多投资方敢投、愿投科创企业,共同助力国家科创战略实施。
杨斌坦言,当前中国的S基金市场仍存在认知度不高、信息不对称、买方力量不足等问题,“去年全年交易额只有680亿人民币,以一些发达国家S基金市场渗透率可达5%-7%计算,中国上万亿的市场体量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2021年,上海提出打造国际资管中心,同年,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在上海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上海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个试点私募股权基金二级市场交易平台的区域。近日,伴随着上海资管协会成立,中国首个S基金联盟随后在沪设立,“这意味着股权投资的流动性在不断增强,是非常好的趋势,”杨斌说,以跨行业交流合作为特色的上海资管协会也将为资管行业持续的创新突破、稳健前行提供坚实平台。
“上海具有开放创新的思维与文化,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制度创新优势,这种长期积淀使之可以不断吸引来自全球的顶级专业人才,这也是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资管中心的底气所在,”杨斌说:“在支持上海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联动发展过程中,上海科创基金将始终着力聚合和放大资本力量,聚焦前沿、面向未来,与国家战略同频,与时代脉搏共振。”(完)
本文介绍到这就结束了,感谢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邵婉云辛苦分享。